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邵阳市“十四五”及展望到 二O三五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通知
详细信息
公开具体内容 | |
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邵阳市“十四五”及展望到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邵阳市“十四五”及展望到二○三五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31日 邵阳市“十四五”及展望到 二〇三五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功能。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构建邵阳市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未来五年及较长一段时期全市综合交通发展的顶层规划、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是编制物流、旅游等专项规划、确定重大项目、制定建设计划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十四五”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湖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文件为指导,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地提出邵阳市面向2035的综合交通发展蓝图和“十四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目标、工作思路、重点任务,为优化综合交通资源配置、促进综合交通协调发展提供重要指导。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至203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邵阳市全力推进铁路、公路、机场建设,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取得了明显提升,邵阳正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主通道,机场及各类运输场站为节点,功能完善、四通八达、通畅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格局。邵阳交通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更大程度上的满足,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幸福指数进一步增长。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铁路运营里程328公里,其中高、快速铁路273公里,娄邵铁路和怀邵衡铁路建成通车,联通了我国东西向沪昆、南北向京广两条高铁大动脉,标志着邵阳成为高铁交通枢纽。武冈机场正式通航,现已开通11条航线,成为邵阳连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便捷“空中通道”。高速公路总里程达582公里,占全省的8.65%,居全省第四、湘中湘西南第一,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2601公里,其中等级公路21043公里。市区城市道路总里程356.08公里,道路面积1145.77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4.28平方米,道路网密度4.57km/km2。 交通运输结构不断调整完善。随着沪昆高铁、娄邵铁路、怀邵衡铁路的开通运营,邵阳进入高铁时代,铁路客运量保持快速增长,铁路货运量保持稳定。武冈机场开通运营,机场客货运量逐步增长,2020年完成旅客吞吐量28.98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2吨,飞机起降4143架次。机动车保有量明显提升,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116.5万辆,其中汽车68.1万辆。 脱贫攻坚交通先行成效显著。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农村公路提质改造(窄改宽)、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其中农村公路完成窄加宽4614公里,自然村通水泥路完成里程3726公里,100%实现自然村通硬化路。邵东、武冈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各县交通建设全部符合脱贫摘帽要求。全市建制村通客车率100%。行业扶贫与农村产业兴旺、乡村旅游开发深度融合,在实现村村通邮基础上,建成快递末端综合服务站32个,全市快递下乡覆盖率达95%。 现代治理服务水平有效提升。统筹推进农村保平安、高速控风险、城市保畅通“三大攻坚”任务,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在全省排名前三。高速公路路域环境治理成效明显,“畅、安、舒、美、洁”成为常态,积极推进路警联合、高速公路入口联合执法,全市干线公路、高速公路超限超载率均控制在1.5%以内。网约车新政落地实施,颁发了邵阳市首批两家网约车平台许可证,经考试合格的316位驾驶员取得网约车驾驶员证。12328热线平稳有序运行,全市实现全国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高速公路收费站均实现移动扫码支付通行费。
与此同时,我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仍处于构骨架、畅动脉的攻坚期和补短板、通循环的提升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交通运输水平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一是对外综合运输通道衔接不畅,沪昆高铁邵阳北站、武冈机场距离中心城区较远,沪昆高速通行能力接近饱和,规划中的呼南高铁、广清永高铁进展缓慢,各种运输方式有机衔接依然不足,集疏运通道与转运接驳系统有待加强。二是市域内部交通通达度不足,区域交通快速走廊尚未形成,各功能组团缺乏高效、便捷的联系,以县城为中心的半小时交通圈尚未建成;西部五县市交通设施建设薄弱,旅游公路建设滞后,道路等级偏低,防护设施不全且等级不高。三是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相对不足,人均铁路、高铁、高速公路拥有量远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普通干线公路技术等级偏低、容量不足,农村公路网络联通度不足,城市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过江通道数量不足,停车设施供需不平衡,智能交通管理设备落后。四是运输服务品质和效率有待提升,区域、城际、城乡多层级公共客运网络有待完善,货物多式联运、旅客联程联运比重偏低,定制化、个性化、专业化运输服务供给不足;物流运输总体效率不高,降本增效和供应链体系建设需加快推进。五是资金短缺,建设、养护和改造困难,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主要依靠国家资金、地方财政及沿线居民自筹资金,项目资金瓶颈制约愈发凸显,养护资金投入不足,机场、铁路建设工程投资大、运营补贴高、还贷压力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深刻调整。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变。交通运输站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新起点,必须推动全方位转型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邵阳市融入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机遇期,是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推进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主动参与全国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加速期,是发展成为长株潭都市圈向大湘西地区辐射的重要节点的突破期,是强化邵阳市“承东启西”战略地位的关键期。邵阳要充分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的“窗口”机会,顺应国家和湖南省的战略方向,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抓住试点示范机会,推进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实现新时代邵阳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习近平关于交通运输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理论渊源,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按照建设交通强国战略部署和“融合、智慧、绿色、安全、便捷”的要求,以提升服务质量为主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主线,强化规划统筹、设施衔接、服务联动,着力推进功能层次化、衔接一体化、管理精细化,加快构建高质量综合交通网,高质量建成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奋力书写现代化交通强国邵阳新篇章。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适度超前,加快发展
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按照“适度超前”原则,统筹考虑前瞻性、科学性和系统性要求,平稳有序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完善交通运输网络,不断提升运输服务能力,为地区经济稳定增长和实现“走在前列”的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针对重大交通项目进行重点突破,着重建设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交通工程。 2.系统谋划,统筹发展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存量与增量、设施与服务、客运与货运,合理确定发展规模、技术标准、建设时序。科学谋划、统筹推进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全面统筹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区域交通之间以及交通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协调发展,着力推进区域交通一体化、产业交通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和综合交通一体化。 3.民生为先,平安发展
坚持以保障和服务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邵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推进区域交通运输协调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出行条件,提升区域间资源交换通道畅通水平,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交通运输的民生普惠。坚持以人为本,将安全发展理念贯穿于交通运输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坚守底线思维和红线思维,强化交通运输安全监管、预防预警和应急救助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4.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以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为导向,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供给为前提,与国土空间规划相协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强化交通运输节能减排,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推动公交优先战略向纵深发展,鼓励集约绿色出行,努力实现交通运输体系的绿色化。 5.深化改革,智慧发展
以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为抓手,切实推进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职能转变,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推进和深化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交通运输领域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交通运输创新发展。全面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智慧化、数字化带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化。 第三节 发展目标 高质量推进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网络建设,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高水平推进交通服务体系建设,到2025年,基本形成内畅外联、城乡一体、治理先进、协同高效、绿色安全的交通发展新格局。 ——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建成省内1小时交通圈、邻省主要城市2~4小时交通圈。铁路通车里程突破370公里,其中高铁通车里程86公里左右,规划研究邵阳-武冈机场、邵阳-邵东等市域(郊)铁路。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31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80公里。提升武冈机场枢纽地位,规划研究邵东机场,形成“一东一西”两支线机场及十一个通用机场的航空运输网。改造以资水高等级航道为重点的水路运输网络。 ——交通服务水平持续优化。旅客联程联运、货物多式联运加快发展,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化”衔接水平大幅提升,一体化运输服务优质高效。努力构建“一核两翼多节点”物流网络。农村公路通达能力持续提升,城乡一体化交通体系逐步实现。 ——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发展不断深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体系深度融合,基础设施和装备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升,交通运输领域新基建实现新突破。交通运输风险防控能力和应急保障水平大幅度提高,较大以上等级道路运输行车事故万车死亡人数显著降低。 |
基本信息
所属领域 | 交通运输 | ||
一级事项 | 综合交通运输及多式联运 | 二级事项 | 行业管理服务 |
公开时限 | 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 | 公开方式 | 主动 |
公开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湖南省道路运输条例》 | ||
公开主体 | 百春园街道办事处 | ||
公开层级1 | 市级 | 公开渠道和载体 | 政府网站 |
公开层级2 | 县级 | ||
- 详细信息
- 基本信息